重庆日报专访 | 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该如何建?来听重庆首家链网平台工厂怎么说
来源:忽米科技
发布时间:2025-02-14 15:10:09

2月12日,重庆日报对宗申集团战略投资副总裁王瑶进行专访,就「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新模式从何而来,重庆如何才能“玩转”这一新模式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
全文如下:

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该如何建?来听重庆首家链网平台工厂怎么说

今年“新春第一会”上,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强调,要以“产业大脑”牵引“四链”融合、“四侧”协同,部署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。

去年末举行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也指出,要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,强化“四链”融合“四侧”协同,加快构建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新模式。

按照《重庆市工业产业大脑建设指南(1.0)》和《重庆市未来工厂建设指南(1.0)》的定义,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是数字经济系统的核心架构,“产业大脑”以数据驱动供求关系循环优化,未来工厂在“产业大脑”支撑下重构组织模式,二者通过耦合共生、双向赋能,系统重塑产业生态、竞争规则和治理模式来迭代提升,有力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。

按照上述文件,未来工厂分为AI领航工厂、链网平台工厂、超级无界工厂三个阶段。就AI领航工厂而言,截至2024年末,重庆累计建成183个智能工厂和1096个数字化车间。就链网平台工厂而言,重庆有三家工厂揭榜挂帅,但只有宗申动力101工厂建成并通过验收。至于超级无界工厂,目前重庆尚未有企业建成。

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新模式从何而来,重庆如何才能“玩转”这一新模式?2月12日,本报对宗申集团战略投资副总裁王瑶进行了专访。

王瑶介绍,新冠疫情期间,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,浙江首创了“链长制”。政府部门领导担任链长,产业链龙头企业担任链主,政企协同,整合资源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有利于补链、延链和强链。很快,这种创新的管理机制在全国推广。

此后,浙江发现,通过数字化手段,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能更好地实现协同,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的概念,由此被提出。王瑶说,产业大脑,面对的是政府端,政府希望把一个产业的信息全部整合进入产业大脑这样的信息系统,以便于加强统筹协调。未来工厂,面对的是企业端,每一个链主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。

据介绍,目前,浙江有近百个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的组织构架,但企业使用率并不高。王瑶认为,问题一是出在揭榜挂帅企业本身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,导致产业大脑的信息资源不够多,让产业大脑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。

“当时建设链网平台工厂,重庆有三家企业揭榜挂帅,除了宗申,其他两家后来都被迫放弃了。宗申能做成功,主要原因是宗申本身有中国汽摩行业标识解析节点,且是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企业,每天都在汇聚行业的巨量信息,资源优势得天独厚”,他建议,重庆打造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,首先要选择让行业内有绝对话语权的企业来主导。

其次,是产业大脑的功能。“如果仅是一个信息交互平台,那么就很容易被取代,用户黏性不强,”王瑶认为,如果产业大脑有担保交易、融资这样的功能,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工具,那么企业用户的实际使用频率就会大大增加。

记者了解到,正是本着上述设想,刚刚完成对隆鑫摩托车和通机业务并购的宗申,目前正在对旗下忽米网、数引网和隆鑫摩托信息化平台进行整合。其中,忽米网的主业将聚焦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升级,数引网的主业,将是依托汽摩交易所的金融牌照扩充平台的使用功能,从而把上游物料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都“拉拢”。在王瑶看来,如此这般,才能打造真正的超级无界工厂。

来源:新重庆-重庆日报

忽米助力宗申动力“一链一网一平台”落地打造链网平台工厂

宗申动力是宗申集团旗下上市公司,是汽摩行业链主企业,为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发展,宗申动力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。

经过忽米实地调研,宗申动力在供应链产业链协同中存在缺乏平台化管理、数据采集不足、数据整合分析难、柔性化生产协同不足等痛点,影响供应链产业链协同效率。

针对宗申动力的核心痛点,忽米从平台建设、场景搭建、应用推广三方面着手,为宗申动力建设“一链一网一平台”,通过总体规划,最终确立了以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,物联感知、统一门户、标识解析、微服务、安全五大功能组件为引擎,建设了供应链协同、质量管控和追溯、能耗动态监控、柔性生产、设备预测性维护等九大应用场景;形成生态资源“一条链”,数据协同“一张网”,应用服务“一平台”,推动整个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、科技链水平提升。

在忽米为宗申动力建设“一链一网一平台”后,宗申动力成功获评重庆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,生产效率提高17%,运营成本降低12%,配套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比例20%,打通了信息交互的壁垒,实现了数据融合,链接供应链企业近千家,打通产业链上下游,构建起产业生态数字化转型共同体。

联系忽米专家团队
获取企业定制化数智方案中心